成都市 攀枝花市 自贡市 绵阳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遂宁市 广安市 巴中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内江市 资阳市 乐山市 眉山市 广元市 雅安市 德阳市 凉山州 甘孜州 阿坝州

微言交锋:从雷楚年蜕变看美化英雄别忘人性瑕疵

发布时间:2014-11-10 作者:


    凡事都有“度”,所谓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。好比吃饭,吃饱即可,过度就会难受甚至影响到健康;又比如给气球打气,充气量超过它的可承受范围就会爆炸;媒体曾经对“抗震英雄”的过度美化,在悄无身息间掩盖了雷楚年本身的性格瑕疵,在潜移默化间也为一些顽劣的歪念穿上了保护衣,使其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各种假象中迷失自我,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……



    本网重庆大学校园记者  夏婷婷

    汶川抗震小英雄雷楚年涉嫌诈骗、伪造国家机关印章、伪造公司印章案,11月3日在成都高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,雷楚年被控诈骗21人共46.3万元。检方指控,其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,并且具有流窜作案的特别严重情节,应当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
    是什么让昔日英雄成为罪犯?

    如果问一个问题,“抗震英雄”和“诈骗嫌犯”之间什么关系?相信很多人都会说,风马牛不相及,完全是对立的两个角色。但雷楚年的经历,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。曾经的英雄少年,今日的诈骗嫌犯。哪一个才是真正的雷楚年?从“抗震英雄”到“诈骗犯”之间的6年里,发生了什么?

    在资讯发达的互联网上,不难还原雷楚年成名后的经历。

    在获评全国“抗震救灾英雄少年”后,雷楚年就开始了一段多数道德模范都会迎来的荣誉人生——2008年5月,雷楚年被央视邀请参加“六一”晚会;2008年6月,雷楚年入选全国英模报告团,半个月内在北京、天津、河南等6个省市做了汇报演讲;2008年8月,15岁的雷楚年荣幸地成为火炬手;此后,他还入选2008年的“感动中国”人物……

    光环带给他的,不只是这些“虚名”。当地的重点中学,也向这位据说成绩很一般的初三少年伸出了橄榄枝,他的经济舱机票还可免费升成头等舱……四处讲演、高曝光度,则赋予他一种可以变现的信用资源。凭借着“抗震救灾英雄少年”的金字招牌,人们相信他能疏通工程项目,把学生弄进重点中学,打点关系购买驾照。

    荣誉加身,让他变得自信。就像他对那些不放心让他办事的人说的,“去网上搜一搜,就能搜索到他”。

    就在他游刃有余地啃食着光环的附加值时,潘多拉的魔盒就此打开。自信变成自负,荣誉变成陷阱,6年时间,声名在外成就了一颗膨胀的内心。他无法抽离,欲望的沟壑需要被持续的填平。但是当“抗震英雄”的荣誉价值被利用殆尽后,少年英雄如何来维继自己“国家的人”的幻觉?

    于是,他开始了诈骗,从女友到朋友,到女朋友的朋友。就这样,他从演讲台走向了审判台。六年之痒,本该朝气成长的一段青葱岁月,被拿来作了欲望的填充物。

    这真是场让人唏嘘的成人仪式。

    度量之间,过度光环真的好么?

    凡事都有“度”,所谓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。好比吃饭,吃饱即可,过度就会难受甚至影响到健康;又比如给气球打气,充气量超过它的可承受范围就会爆炸;媒体曾经对“抗震英雄”的过度美化,在悄无身息间掩盖了雷楚年本身的性格瑕疵,在潜移默化间也为一些顽劣的歪念穿上了保护衣,使其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各种假象中迷失自我,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。

    当雷楚年成长的相关报道见诸报章网络后,人们才豁然发现,这个英雄少年有着诸多不堪。

    据四川当地媒体报道,雷楚年进入重点高中后,觉得学习没意思,就经常跟着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泡酒吧、打牌赌博,一个月的开销高达好几万。被雷楚年称为黄哥的黄老师这样评价道,“经常逃课,他那时的光环好重啊,到处耍”;在其他人眼里,雷楚年还喜欢说大话谎话。

    若要用主流的眼光审视,这是一个标准的问题青年。但在曝光之前,除了那些受骗者,又有多少人了解这个问题青年的缺陷人生?遑论对其心理成长介入干预。

    人们挖掘着他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,传播着他奋不顾身的援助精神,这似乎是宣传模范的例行模式。不厌其烦的反复宣传,所意图营造的,无非是一种高大的道德形象。

    11月3日,成都高新区法院门口,参加庭审的受害者拿着收集到的雷楚年“抗震救灾英雄少年”证书向公众展示。这些证书为雷楚年骗局破裂出走深圳时丢弃在出租屋。

    一切都没有脱离树典型的传统套路。尽管只有15岁,但雷楚年就这样被推上了讲演台。有时,他的讲稿被反复地修改,以便故事、情节、所思所想更符合主流的道德宣讲模式。典型树立起来后,人格上的瑕疵就被隐藏了。它更像是某种负面杂质,不被呈现,也不被正视。少年英雄的光环太过耀眼,遮蔽了所有。没有人觉得这个在同学老师看来“成绩很差、特别特别调皮的人,几乎不学习”的初三少年,在性格上有需要被反复雕琢的地方。相反,人们总是在塑造着典型、标杆所需的完美。

    这就像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。雷楚年享受着水的温度,而人们不断地给其加热。问题青年与抗震英雄之间的裂痕,随着雷楚年对荣誉的不断变现,越来越大,最终将他自己吞噬。后知后觉的我们才意识到,那些过度给予的荣誉,已经成为英雄少年雷楚年的不可承受之重。

    反问受害者:你们就没错么?

    有时候,这类故事会有另一个版本——中介掮客成功地替人办事,但基于种种原因东窗事发,最终身陷囹圄。不同之处在于,雷楚年非官非富,他完全依靠着抗震英雄少年的国家荣誉在经营着自己的生意。

    为什么有人相信雷楚年?如果说荣誉光环为他充当掮客提供了信用资源,那人情化的关系社会,则提供了活动背景。在有人渴望通过金钱去换取招聘、招标等事项上的特权时,雷楚年携带着他英雄援救获得的国家荣誉和资源出现了。所谓行骗,更像是一场一拍即合的交易。

    雷楚年能不能兑现承诺,属于另一层面的问题。重点在于,这个关系化的时代不缺少这种中介机制,而那些渴望走捷径的人,则存在着对掮客的巨大需求。这个条件下,20岁左右的雷楚年能无缝地融入现实社会,去变现英雄荣誉,去为自己难以填平的欲望寻找供血机制。

    很难说是谁骗了谁。就好像托雷楚年办事的人变成指控雷楚年的人时,角色转换虽带给请托者内心悔恨与迷惘,但责人之外恐也难逃责己。他们一度觥筹交错,最后又走上陌路人生。

    表彰“德行”时,是不是更应该重视培养“德性”?

    雷楚年在地震发生时勇救同学,无疑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行为;行为是外在的,但却是一个人的内在德性或道德品格的体现。但是,一个人一时的德行,与其内在德性之间,是否可划等号?一个人一旦作出了某个道德行为,这个行为就存在于时间之流中,不会再改变了?

    一个人的“德性”是会变化的。一时的道德行为表明行为人当时的德性,不一定能说明后来的德性。所以说,“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”(毛泽东);一辈子做好事,就需要坚定、持久的德性来支撑。一个人德性能否持久,一方面与个人素质有关,另一方面,外部因素也会对一个人的德性产生影响,或培育之、强化之,或削弱之。

    “抗震救灾英雄少年”等荣誉称号和各种优待,是对雷楚年勇敢行为的表彰。但是,由各种荣誉称号和各种优待所塑造出来的道德形象,不是一时的道德行为所能支撑的。人们并不要求道德楷模要时时刻刻处于道德巅峰,不会要求你的所有行为都堪称榜样;你用正当途径获取个人利益,也不会受人指责。但是,要求你没有负面行为,遵纪守法,不能算过分。

    让雷楚年参加报告团,是希望用他的德行和德性影响更多的人。昨天有报道说,他参加抗震救灾报告团外出时,要求住豪华单间——他的内心状态,即享受特权的欲望,已经与他在讲台上的形象发生了背离;他在报告团内部的行为,与让他做报告的目的,也发生了背离;他的德性的变化,与他先前的行为,发生了背离。

    外出做报告要求住豪华单间,个人坐飞机时利用荣誉称号把经济舱升为商务舱,都说明雷楚年的价值观本来就是有问题的,是隐藏在他内心的负能量。这种负能量没有得到遏制,反而吞噬了他的德性。内在德性的滑落,使得荣誉称号与他后来的行为和形象发生了背离。“楷模”形象的崩塌,是从内心的崩塌开始的。

    给予雷楚年一定的荣誉和优待,本来不是问题,对他疏于教育和管束才是问题。对道德楷模,不能只是表彰,还要培育、加固其德性,与其外在形象相一致,这样的道德楷模才能持久,才能真正发挥正面引导作用。

    抗震英雄的坠落,网民们怎么看?

    @绿凤孤鸣:面对鲜花与荣誉,很多人会忘乎所以,此时恰恰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。是自我膨胀迷失方向?还是不为浮名所惑,继续一如既往地生活,这完全要靠自我修养以及人格的积淀。可惜,雷楚年迷失了自我,“光环”不是护身符,守法则是为人的准则。

    @田草帆:“抗震小英雄”的光环是可以“消费”的资源,少年缺乏明辨是非和自我克制的能力,让社会上的“有心人”趁虚而入,在“消费”“抗震小英雄”资源的同时,也将其推入了犯罪的深渊。

    @阳光佳哥:做一次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。雷楚年的成长轨迹,又一次验证了这个道理。

    @今瑶2010:当雷楚年从“小英雄”变成了“嫌疑犯”,我们除了追究其内因外,还应审视“突变”背后的时代弊病——英雄神话。

    @爱心车站你我:时代需要英雄,但对英雄的定义应该慎之又慎。“英雄”称号是荣耀也好,是负担也罢,最后都取决于个人对它的态度,只有坚持正确的人生观,才能不负英雄之名。

    @江苏日月江南:我们也应该反思对英雄的宣传模式,多一些客观理性,少一些不负责任的无限拔高,将英雄作为普通人来看待,才有可能让英雄美名长期保持下去。

    @红叶青鸟:该事件可以从两方面来看。一方面,雷楚年应该对荣誉保持敬畏之心,不能因为做过好事,就为所欲为,触犯法律。另一方面,社会和媒体给他传达了不正确的思想,没有正确引导他的价值观。

    @行者不疆:“抗震小英雄”,抗不了人生的地震。雷楚年在人生的旅途上倒下,不能不令人反思。个人必须反思,是什么让自己由英雄变成了嫌疑犯;家长和学校应该反思,该如何教育出名的孩子;社会需要反思,是否授予的英雄称号太多太滥了。

    @苏懿谅谅谅:忽然想到三个词:奋斗、虚荣、贪欲。也许我们还是当一个平平凡凡的好少年,不为名利所左右为好。可是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?

    @学苑范梦园:无论是英雄还是普通人,我们都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

    @金卫www:在我们为“抗震小英雄”惋惜的同时,却忽略了过度地追捧,只会让更多的英雄走向末路,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让英雄走得更远!雷楚年是个例,更希望是孤例!


小编有话说:

    欲带王冠,必承其重。社会给英雄们戴上一顶顶帽子的同时也就意味和着“英雄们”签订了一份道德约束,楷模作用的契约。而雷楚年的堕落恰恰是违背了这份约定的表现,但英雄是挂在墙上的,人是活的。我们在谴责这位昔日英雄的同时,是不是也应该反问社会各界是否都做到了尽善尽美?

 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立法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